转载华商网: http://health.hsw.cn/system/2010/09/05/050621774_01.shtml
眼球发育
正常的眼球形成,需经过一连串的成长、发育过程。眼科医师表示,经过复杂的细胞分化,当小胚胎在母体约4周大时,眼球就已开始发育;其后,眼球壁的发育随着巩膜、角膜、视网膜,以及眼内屈光质如水晶体、玻璃体等陆续发展,完整的眼球就算成形。
医师指出,刚出生的小宝宝,眼球发育仅为成人眼球的6成;约3岁左右的幼儿,眼睛功能可达常人的9成;最晚到6岁,构造与功能就可等同成人标准。
认识眼球构造以具体的物品比喻,“眼球”构造就好像一台。照相机”,角膜、水晶体就好比照相机的“镜头”;虹膜就等同于“光圈”;玻璃体就相当于“暗房”;视网膜就像人体这台照相机的感光“底片”。
视力发育,缓步成长
新生儿由于视网膜的黄斑部发育尚未完善,所以妈咪们可发现,刚出生的小宝宝,都是缺乏“固视”能力的。
医师表示,1个月大的小Baby,对光线刺激已有反应,多少已有初步固视能力;约3个月大,眼球开始能稍微跟着物体缓慢移动:约5~6个月大时,固视、追踪能力变得更好,并开始出现手眼协调,试着伸手触碰物体。
一路发展到3岁,就可以让宝宝进行常规的视力检查;约在6岁大时,包括眼球结构与视力发展,就算发育完全;而最晚至10岁、孩子的视神经发展就已经完全定型。
角膜位在眼球最前方,是接受外界光源刺激的第一道门户。水晶体是一个具有弹性的透明体,位在虹膜与瞳孔之后,玻璃体之前,作用为调节光线折射。
看近物时,睫状肌收缩,水晶体变厚;看远处时,睫状肌伸长,水晶体变薄,光线折射因此变小。虹膜与瞳孔主要功能是负责调节光线进入眼球.类似“光圈”的作用。虹膜会依照周围环境的光线变化,控制瞳孔括约肌及放大肌,当光线强时,瞳孔收缩,“光圈”变小;反之,光线暗时,瞳孔放大,“光圈”变大。
玻璃体是一透明胶质体,位于眼球后部,会产生一定力量(即是眼压),将眼球由内往外撑,以保持眼球形状。视网膜位于眼球后方,结构与功能就如同相机的“底片”一般,光线与颜色会透过视网膜、视神经的路线传递,进入位于大脑枕叶的“视觉中枢”,让我们得以“眼见为凭”!
塑造好眼力疾病防治心肝宝贝从呱呱坠地到健康长大的这段期间内,还无法精准表达感受的孩子,是说不出眼睛到底哪里不舒服的。这时候,爸爸妈咪可得学习一些基本的眼科知识,才能当小宝贝的健康守护神喔!以下透过医师的临床门诊经验分享,为新手父母整理出3大类儿童常见的眼疾。
1、砂眼
病因:“砂眼”算是“慢性结膜炎”,是由一种介于滤过性病毒与细菌之间的“批衣菌”感染而引起,因为会让结膜出现犹如沙粒分布其上,所以称之为砂眼。
传染细菌:主要透过“接触”传染,传染病菌多是“披衣茵”。
症状:砂眼的潜伏期约2~9天,患者初期会易流泪,其后眼屎等充血、痒、肿、刺痛等感觉。
治疗:使用抗生素药膏、药水或口服药物治疗。
预防: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不与他人共享毛巾或卫生用品。
2、红眼症
病因:红眼症是由细菌病毒所引起的“传染性结膜炎”,由于会让结膜呈现鲜红色的充血状,所以又称为“红眼症”或“火眼”。
传染细菌:也是透过“接触”传染,主要是由“腺病毒”、“肠病毒”与“克沙奇病毒”所引起。
症状:潜伏期相当短暂,接触细菌后,不到24小时即会发病。患者会出现眼睛红肿、烧灼刺痛等不适感;同时有畏光,眼泪、眼屎等分泌物变多等症状;严重者,还会出现结膜出血,通常先发生于一眼,而后再感染另一眼,变成名符其实的“红眼人”。
治疗:因红眼症多属病毒感染,治疗上以支持性疗法为主,主要是针对症状小心地施予类固醇治疗,严重的感染结膜表面会生成一层伪膜,则由医师小心移除,未妥善治疗会导致形成疤痕组织,角膜也会形成白斑。
预防:多洗手,手少碰眼睛或触摸不干净的物品,患者尽量避免在公共浴池,泳池等地活动。
3、针眼
病因:“针眼”在医学上的正式名称为“麦粒肿”,是一种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,因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发炎引起,可不食看了不该看得东西所造成的喔。
传染细菌:金黄色葡萄球菌
症状:针眼属于急性炎症,初期症状多为红、肿、热、痛等发炎征兆。
治疗:轻微患者在经涂抹抗生素药膏后,约3~5即可痊愈;若脓点出现,则应施行排脓、热敷再加上轻微的按摩,可帮助脓液排除;倘若感染症状严重,必要时需外加口服抗生素治疗。
预防:注意个人卫生,作息正常以提高个人免疫力。